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通用3篇)

时间:2021-06-25 来源:热门文章 点击:

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

  一、音乐教学问题的分析

  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析。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目标一般都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一定的缺失,小学音乐课本身就不在考试的范围内,因此许多学生对音乐课堂不加以重视,更不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导致高中音乐课是枯燥无味,像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这样的教学课堂是不提倡的。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分析。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内容比较复杂,又多,有些教学内容都脱离了小学教学的现状,不符合小学生的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内容也缺乏了科学性,完全没有一点音乐艺术在里面,忽略的音乐本身的艺术特点。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分析。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中,许多音乐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知道在上面讲,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在下面听,有时候学生还是在老师的压迫下接受知识,同时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中不宜形式多样,否则与教学内容不符合。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是对音乐的一种感受、一种体验、一种创造、一种探究的学习过程,往往教师没有抓住音乐的艺术特点,反而把音乐教学的课堂跟其他科目一样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实践机会,只在乎教学课堂的效果,忽视了教学的过程。往往教学的方法不适当,导致教学的结果不是教师所想要的。有些学生是非常喜欢音乐的但是却不爱上音乐课。音乐教学中教学评价的分析。不管是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课堂往往对课堂的教学评价是一样的,以往的教学评价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素质的教育,这样不仅仅降低来课堂的教学效率还给老师和学生的作业增加了负担,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评价的方式太过于简单基本上是注重知识和教学的结果,忽略了教学的过程。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改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教学的方式也得到了改革、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课堂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由于以往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是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手段,如今许多课堂都适应不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根据新课程的改革对高中音乐教学课堂进行改进,例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四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教学堂课进行改进。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的改革。音乐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音乐目标是注重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发展和个性化的发展,而其他科目的目标是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要重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实践节奏以及听觉方面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实践是获得真切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音乐的体验。在音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合唱中,学生学会彼此倾听,形成与人合作的观念,增强了团队意识,进而培养了他们的个人责任感。合唱课还使他们习惯于注意指挥,这对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和纪律性也是十分有用的。音乐课堂的教学要重点突出音乐的艺术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要进行掌握,因此,课堂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多方面都得到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要音乐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以及选择和音乐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从多方面对音乐有更新的了解,使学生对音乐的教学更加热爱,要发挥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养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的方法也是形式多种多样的,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节奏把握化难为易。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动力与源泉,是儿童体验音乐的出发点,感悟音乐的突破口。在过去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往往为了突破难点,把一些难度较大的节奏变化提炼出来,进行单调枯燥的节奏练习,这样长期固定节拍或节奏型练习,不但割裂了节奏与大自然及生活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还削弱了学生对节奏的兴趣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感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音乐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展示出一片广阔的前景。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听,栩栩如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学课堂的评价不单单只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还可以对教学的过程,教学的质量,教学的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这些对音乐教学课堂都是有帮助的。

第二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新课标阐明:“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改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的”学习,我把欣赏教学作为主要的改进之处,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改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引发学生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与态度;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价值.

  二改进对策

  1、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内容要素、曲式结构非常清楚,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分析记录,这是绝对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传统的欣赏教学总以为每首乐曲都得从头至尾全部听完.但有效的欣赏并非完全如此.应该是撷取音乐当中有表现特色的段落,作重点的深入赏析.对部分有所理解之后,再聆听整体,以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特征以及乐曲整体的面貌.

  2、根据欣赏重点,制定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深刻地感觉与理解.

  3、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以音乐来教音乐.

  4、欣赏教学应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联系,且应反复多次聆听:音乐感受与鉴赏在课程标准上虽是单独列项,但是它与音乐的其他各个教学领域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欣赏时可作一些音乐感知能力的训练.演唱或演奏主题有助于音准和操作乐器的技能;乐曲中的乐理,若学生已学过,正好用来加强复习;若是与识谱(乐理)教学的进度一致,就是最好的现成教材;创作的理念也可运用在欣赏的过程当中,随时让学生发表自我的想法.每一个重要的主题,乐句或段落应多次反复欣赏,从感觉、反应、知觉等多反面来欣赏.

  5、视听器材应多加运用且注意品质:丰富的软、硬件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录音带、vcd、录像带、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网络是基本的设备,配合教学所用的乐器图片、幻灯片、或实物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6、应事先录制欣赏的音乐:老师应事先录好上课欣赏的音乐,特别是需要反复聆听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记录位置,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7、老师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赏对象:老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本身就是最佳的表演者.老师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性,做让学生学习研究的好对象.

  8、欣赏的曲目应广泛:欣赏的曲目应尽量涉及到各种不同形式(如童谣、儿歌、民歌、进行曲、音乐故事、标题音乐等)、时期、民族、国家、作曲家,让学生有机会广泛地接触.多听、多比较就有更宽广的视野,能培养敏锐的鉴赏力.

  三具体措施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音乐新课标也明确提出“音乐欣赏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1、随音乐做身体律动、画图.

  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个体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觉的、自然的、即兴的.身体能够对音乐产生动作反应表示个体通过听、动作、认知对音乐有所感觉与理解.传统的教学看似重视身体律动的表现,但是主体角色并非以学生和音乐为主,而是摆在老师和音乐以外的事物.学生的动作往往是在老师的故事、歌词、比喻的牵引之下所做出的样板反应.学生对于欣赏的音乐内涵仍然一无所知.所以,听音乐表现律动必须是老师引导学生感觉音乐中的强弱、快慢、长短、高低、音色、曲式,让学生发自内在对音乐直觉的动作反应.其动作不须经过修饰,完全是原本自然的身体动作,像是:行走、跑步、跑跳、旋转、扭动、摇摆等.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当中有多首乐曲其力度、速度、节奏、曲调、乐句、曲式等均有鲜明的表现,易于激发学生的律动反应,借助律动的表现,学生从中能体会、理解音乐基本乐理概念.例如:第六曲“袋鼠”上、下行断奏与圆滑奏连结的主题,并有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形成长、短的乐句.随音乐做身体律动是用身体动作来反应声音,听音乐画图则是用图像表现声音,但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画出具体的物体,过分复杂的画图过程会让教学活动脱离“听觉”,而是从“听”引发“感觉”,产生“形象”,以简单的线条、色彩、直觉地反应表现音乐.

  2、配合图片、影片欣赏引导发问.

  欣赏音乐的同时,配合图片或影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不要连续实施太长.最好是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地引发一些与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听音乐当中思考答案:“这段音乐是快的?还是慢的?”“你觉得这是描写哪一种动物?”“为什么?”“这段音乐特别激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聆听之后再发表他们的感想

  3、哼唱主题演奏曲调.

  以儿歌、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当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或演奏主题,学生从回忆旧经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伟大的名曲.例如《念故乡》这首优美而富有乡愁的曲调取材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黑人音乐.德沃夏克引用在他的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新世界》的第二乐章,该交响曲因此而受到世人特别的喜爱.《念故乡》的中文版,其充满思乡情怀的文思再配上哀愁的曲调使旋律更加优柔动人.有的乐曲,其主题虽然不是取自民歌、名曲,但本身具有歌曲的形式,令听者印象深刻.老师可将曲调编配歌词,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唱歌,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喜欢这首乐曲.

  4、配合音乐表现节奏.

  一边听音乐,一边随音乐表现节奏,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何等的有趣而有成就感.凡是结构简单、节奏明显、速度适中的乐曲均可在欣赏的时候一起演奏.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随音乐演奏,最简单的就是打强拍、打拍子或是某一个固定的节奏型,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就可以形成合奏,完全靠听奏而不需要视谱.老师根据乐曲节奏的特点设计节奏型,并用不同的符号画成“图谱”.每一种符号代表某一种节奏,而每一种节奏可用人声、身体乐器或节奏乐器来表现.如把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作图谱设计,符号及表现方式:“◎”表示碰铃、大鼓、吊钹.“●”表示圆舞板、木鱼、摇响板.“~~”表示铃鼓、串铃、沙球摇奏.学生视图演奏,易学易记毫无压力,很快地就能奏出优美雄壮的音乐.

  5、配合音乐表演戏.

  戏剧与音乐是一体的,歌剧更是戏剧与音乐结合.在音乐欣赏的同时,配合音乐表演戏剧是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整合的体现.凡是标题音乐、音乐故事或是歌剧都是现成的教材.进行这项活动之前,先要对乐曲内容有所理解.在设计戏剧动作时,尽量从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中引发想象,以音乐来设计动作,不应以完全凭空想象的故事勉强和音乐凑在一起.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序奏与狮王进行曲)》的音乐,角色与剧情可想象为:“序奏”……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兴奋、紧张、期待的心情,主题的前奏……卫兵、狮王的前导队伍,主题……狮王、狮后、小狮子、狮子家族威风凛凛的行进队伍,模仿狮子吼叫的音乐.其他装饰性的音型表示森林中的各种动物的欢呼、呐喊、致敬.

第三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上好音乐课,针对东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就以下问题做了一个基本调查:学生喜不喜欢音乐课?喜欢学什么内容?老师怎样给他们上课才受欢迎?

  一、成因分析:

  1.教材所编排的内容大多不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课本上的那些歌曲不合时令,不好听,学生更喜欢唱一些好听的歌曲;同时老师讲的很多乐理知识,学生也不喜欢,难以接受。

  2.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它能让学生在演唱、演奏或音乐游戏的过程产生高度兴奋,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就会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

  3.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专业音乐教师如不及时更新教理念,将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

  4.流行音乐被一味地排除在课堂之外的问题。一直以来流行音乐几乎是不进入音乐课堂的,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味地抵制和排斥流行音乐,导致流行音乐中的时代元素的丧失,流行音乐中经典作品受到排斥。

  二、改进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模仿、体验、探索、综合、合作等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既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所需,又认真分析教材的含义,以教材为载体,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使学生学有所获。

  2.克服一切盲目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和教法

  近几年来,课堂上一改以往音乐知识充斥的现象,上课时不是单纯地传授音乐知识,而是将音乐知识点渗透到各种音乐活动之间,变“不教知识”为“学习音乐知识”,使课堂变得热热闹闹,轻轻松松,又不显知识贫乏。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田野》时,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音乐水平,笔者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左右,让组内推选出小组长,然后分解学习任务,并且要小组内推选或指名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在展示中,学生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最为可贵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发现了自身的特长和优点,学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喜欢学习音乐。

  3.切实提高学习兴趣,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学生喜欢音乐课,我们的音乐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论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的艺术性,让学生在情感和意境中学会欣赏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听、看、唱、想、说、演等几个方面参与到音乐欣赏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真正地会“听”音乐,“懂”音乐,从而进一步推动音乐课教学的开展。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通用3篇)

http://m.dingsam.com/news/38830/

推荐访问: 小学音乐课堂出现的问题 小学音乐课堂遇到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小学班级图书借阅制度3篇

扩展阅读文章

热门文章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001号 返回顶部

读后感大全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